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顶点小说网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 第七章 政治腐朽——大汉退出历史舞台

第七章 政治腐朽——大汉退出历史舞台 2/5

外戚的权势高涨,宦官的威风就相形见绌,因而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到延熹二年,梁太后死,裙带断,便决裂了。当时皇帝与宦官同盟,发动了政变,把梁氏一门不分长少,都斩尽杀绝。但是从外戚手中接受政权的,不是皇帝,而是宦官。

当时主谋诛梁冀的宦官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倌、唐衡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之日五侯。又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亦封为乡侯。此外,以冒诛梁冀之功而封侯者,尚有侯览。宦官登台以后,其威风亦不减外戚。单超之丧,皇帝除追封为车骑将军,又赐东园秘器,棺中玉具,赠基业侯,将军印绶,赐国葬。葬后,又派王营骑士、将军、侍御史护丧。从此以后,四侯骄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

167年,桓帝死,12岁的灵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其父窦武以大将军辅政。窦武欲尽诛宦官,因事不密,结果反遭其害,太后被囚,窦武被杀。宦官从此独霸朝政,成为皇帝的衣食父母,为所欲为,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

清议和党锢在宦官、外戚的反复争斗中,另有一种政治力量在崛起。这就是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

东汉时期,士人通过察举、征辟出仕。郡国察举时,“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这在明帝时已是如此。征辟的情形也是一样。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礼对待举主、府主,甚至“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举主、府主死后,门生、故吏服三年之丧。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因而也增加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他们的弟子动辄数百人甚至数千人。通过经学入仕,又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例如世传《尚书》之学的弘农杨氏,自杨震以后,四世皆为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自袁安以后,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他们由于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善于清议的人,被视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乡间舆论,进而影响到士大夫的仕途进退。郭泰就是这样一个名士,据谢承云“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验,众皆服之”。汝南名士许劭与从兄许靖,“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大官僚和门阀大族为了操纵选举,进退人物,对于这种清议也大肆提倡。在当时政治极端腐败的情况下,这种清议在士大夫中间,多少起着一些激浊扬清的作用。

士大夫评议汉朝政,矛头往往直指宦官,因此宦官对之恨之入骨。党锢事件可以说是东汉时期反宦官斗争的一个高潮。

安帝、顺帝相继扩充太学,笼络儒生,顺帝时太学生多至3万余人。太学生同官僚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为安帝以来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震动,深感东汉王朝有崩溃的危险。他们认为宦官外戚的黑暗统治是引起农民起义,导致东汉衰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力图通过清议,反对宦官外戚特别是当权的宦官,挽救东汉统治。

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奏劾贪污的守令,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党羽,被桓帝罚往左校服劳役。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表示愿意代替朱穆服刑劳作,因此桓帝不得不赦免朱穆。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规得罪宦官,论输左校,太学生张凤等300余人,跟大官僚一起诣阙陈诉,使皇甫规获得赦免。官僚、太学生的这些活动,对当政的宦官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太学诸生,特别尊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太学中流行着对他们的评语:“天下模楷李元礼(膺),不畏强御陈仲举(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畅)。”李膺的名望最高,士人与他交游,被誉为“登龙门”,可以身价十倍。李膺为司隶校尉时,惩办不法宦官,宦官们小心谨慎,连休假日也不敢走出宫门。延熹九年,李膺杀术士张成,张成生前与宦官关系密切,所以他的弟子牢修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诸郡生徒结为朋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在宦官怂恿下,桓帝收系李膺,并下令郡国大捕“党人”,词语相及,共200多名。第二年,李膺及其他党人被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这就是有名的“党锢之锅”事件。

“党锢之祸”发生后,士大夫闻风而动。他们把那些不畏宦官势力,正直的士大夫,分别加上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美称,清议的浪潮更为高涨。度辽将军皇甫规没有被当作名士列入党锢,甚至自陈与党人关系,请求连坐。

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名士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窦太后之父)共同执政。他们起用李膺和被禁锢的其他名士,并密谋诛杀宦官。宦官矫诏捕窦武等人,双方陈兵对阵,结果陈蕃、窦武皆死,他们的宗室宾客姻属都被收杀,门生、故吏免官禁锢。建宁二年(169年),曾经打击过宦官势力的张俭被诬告“共为部党,图危社稷”,受到追捕,党人横死狱中的共百余人,被牵连而死、徙、废、禁的又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直到黄巾起义发生后,党人才被赦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最新章节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全文阅读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txt下载 - 王鹏的全部小说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顶点小说网

猜你喜欢: 万古神帝大奉打更人黎明之剑校花的贴身高手沧元图率土之滨诸界末日在线轮回乐园傲娇校花爱上我蛊真人